观音竹

观音竹,又叫筋头竹,是棕榈科(palmae),棕竹属。原产于我国南部,喜温暖、阴湿和通风良好的环境,不耐寒,常用分株繁殖。其竹株丛挺拔,叶形秀丽似扇状,美观清雅,适合装饰客室,还可用来制作精巧盆景。
Rhapis excelsa (thunb.)Henry et Rehd
筋头竹
喜欢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生长,所以温度要控制在十度以上,它的耐寒性很差,冬天的时候不能在室外养殖,室内的温度也要达到要求,否则植株会停止生长或者很容易被冻伤。
节节高升,此外,观音竹还有辟邪、平安之意。观音竹比一般的竹子更具有观赏价值,竹子也是象征着一种高尚的精神,在自己的家里面摆放一盆观音竹,能够很好的提升一个人的品位。
要经常对它进行修剪,因为观音竹的根部时长会长出嫩芽,所以经常修剪能够让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。同时修剪时需要将病害枝条剪掉,促进分枝。
观音竹对肥料没有太大的需求,不施肥也能够正常的生长,可以使用营养液对它施肥,每个一个月施一次就可以了。
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,要勤浇水,让它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,不过每次浇水不能浇太多,它怕洪涝,产生积水后很容易导致根部溃烂现象。
喜欢温暖的阳光,春秋两季可以正常的接受光照,这样能够让它充分的接受日晒,从而让枝叶更加的浓绿,夏季的时候绝对不能被暴晒,这样会导致植株脱水枯萎,所以夏季要遮阴。
褐斑病经常发生,主要是因为环境通风没有做好,这种病严重的话会让植株枝叶枯萎,所以要让植株经常保持通风,从而降低发病的概率。
蚧壳虫是主要的虫害,它的出现会啃咬植株的叶片,会影响美观,发现有蚧壳虫存在,可以使用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。
没有毒,整棵植株都没有毒。
丛生、秆高1-3m,径0.5-1cm、梢头微弯、节问长16-20cm,壁薄、竹秆深绿色、被稀疏白色短刺、幼时可见白粉、秆环不明显、箨环具木栓环而显著隆起或下翻、其上密被向下倒伏的棕色长绒毛。分枝多数,呈半轮生状,主枝不明显。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.5-6.5cm,宽0.4-0.7cm。箨鞘厚革质、短于节问、背面密被黄棕色刺毛、鞘口略呈弧形隆起、两肩稍隆起;箨耳缺、隧毛发达、长达10mm;箨叶披针形至三角状披针形,中上部边缘内卷、顶端是锥状。笋期较长,从4月至10月不断萌发新笋,出笋期可以延续3-6个月。
原产我国南部。喜温暖、阴湿和通风良好的环境,宜排水良好、肥沃的沙壤土,不耐寒,冬季温度不低于4℃。
播种和扦插是两种最常用的繁殖方式,播种时需要把种子用温水泡一到两天,然后正常播种就可以了,一般四十天就能发芽了。扦插的方式很适用,一般选择两年生的健壮枝条,然后插入土中,需要经常给它喷水,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,等待发芽便可。
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,宁湿勿干。除浇水外,每天喷雾几次,每月施肥1次。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。并随时剪除枯叶和断叶。一般2-3年换盆1次。
主要有叶枯病、褐斑病和灰斑病危害。发病前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,发病时,喷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。另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,喷40%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。
风水  观音竹是我国传统的阴生观叶植物之一,栽培历史悠久,深受人们的喜爱,因为常种在庙宇附近,就像是庙宇的守护神,所以人们又称它为观音棕竹。观音竹在民间被认为是一种吉祥植物,能够化煞驱邪、保住宅平安,人们常在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种植。在风水学上,棕竹也属于“吉利之物”,种植、摆放在阳台上,可辟邪、保居室平安。 观音竹有强大的生旺作用,风水上有生旺作用的阳台植物均高大而粗壮,愈厚大愈青绿则生旺效果愈佳。观音竹是很典型的例子,把它放在门口,相信财气会不请自来。观音竹乃是护宅驱邪植物,如果觉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