椰子(学名:Cocos nucifera L. )棕榈科椰子属植物,植株高大,乔木状,高15-30米,茎粗壮,有环状叶痕,基部增粗,常有簇生小根。叶柄粗壮,花序腋生,果卵球状或近球形,果腔含有胚乳(即“果肉”或种仁),胚和汁液(椰子水),花果期主要在秋季。椰子原产于亚洲东南部、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,中国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、海南、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均有栽培。中国二千多年前《史记》对椰子已有记载。椰子为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。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,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。 
椰子属
棕榈科
Cocos nucifera L.
可可椰子
植株高大,乔木状,高15-30米,茎粗壮,有环状叶痕,基部增粗,常有簇生小根。叶羽状全裂,长3-4米;裂片多数,外向折叠,革质,线状披针形,长65-100厘米或更长,宽3-4厘米,顶端渐尖;叶柄粗壮,长达1米以上。花序腋生,长1.5-2米,多分枝;佛焰苞纺锤形,厚木质,最下部的长60-100厘米或更长,老时脱落;雄花萼片3片,鳞片状,长3-4毫米,花瓣3枚,卵状长圆形,长1-1.5厘米,雄蕊6枚,花丝长1毫米,花药长3毫米;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;萼片阔圆形,宽约2.5厘米,花瓣与萼片相似,但较小。 果卵球
营养 椰汁及椰肉含大量蛋白质、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脂肪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C、钾、钙、镁等。椰肉色白如玉,芳香滑脆;椰汁清凉甘甜。椰肉、椰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。在每100克椰子中,能量达到了900多千焦,蛋白质4克,脂肪12克,膳食纤维4克,另外还有多种微量元素,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很丰富。  药用 椰子性味甘、平,入胃、脾、大肠经;果肉具有补虚强壮,益气祛风,消疳杀虫的功效,久食能令人面部润泽,益人气力及耐受饥饿,治小儿涤虫、姜片虫病;椰水具有滋补、清暑解
椰子分为高种椰子和矮种椰子,其中高种椰子是世界上最大量种植的商品性椰子。高种椰子植株高15-30米,基部膨大,异株授粉,7-8年开始结果,含油率高,经济寿命长达70-80年。矮种椰子按果实和叶片颜色分为红矮、黄矮和绿矮三类。植株仅高5-15米,自花授粉,3-4年开始结果,果小而多,椰肉薄、软,含油率低。经济寿命30-40年。主要作水果、杂交亲本和观赏用。 
椰子在年平均温度26-27℃,年温差小,年降雨量1300-2300毫米且分布均匀,年光照2000小时以上,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最为适宜。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,在高温、多雨、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。椰子适宜在低海拔地区生长,适宜椰子生长的土壤是海洋冲积土和河岸冲积土,其次是砂壤土,再次是砾土,粘土最差。
椰子原产于亚洲东南部、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。主要分布于亚洲、非洲、拉丁美洲23°S-23°N之间,赤道滨海地区最多。主要产区为菲律宾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斯里兰卡等国。中国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、海南、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均有栽培, 
选种 在生产上通过选择母树,采收优良种子来提高椰子的产量及品质。 选母树:选择单株产量高,树冠球形或半球形,具有28-30片叶以上,6-8个果穗的椰子树为采种母树。 选果种:在椰子成熟季节,选择充分成熟、大小适中、近园形的果实,即“密、重、熟”选种法。“密”即植株较矮,叶片、果数多、分布均匀,“重”即果的比重大,皮薄肉厚,发芽率高易育成壮苗,“熟”即成熟的果实,摇动有清淅的“响水”声音。种果采下后,贮存在通气、荫蔽和干燥的地方,1个月后再进行催芽。  育苗 椰子树
栽植 一般在雨季栽植,按株行距6米×9米或7米×8米,每公顷种植165-180株。种植穴为60厘米×70厘米×80厘米,穴内施入有机肥20-40千克,也可在穴内燃烧树叶,烧焦穴边,并填沙防蚂蚁,起苗时应带果种,多带土、少伤根,并做到随挖随栽,椰子苗的栽植深度以苗的基部生根部分能全部埋入土中为宜,做到“深种浅培土”,忌泥土撒入叶腑内,适当深植的椰子树,长势比浅植的好,产量比浅植的高,抗风力也比浅植的强。  管理 护苗、补苗:栽后要加强管理,植后初期要适当遮荫,并要灌
椰子泻血病是椰子产区常见的病害。 病症:茎干出现裂缝,渗出暗褐色粘液,干后呈黑色,裂缝组织腐烂。 防治方法:有凿除病部组织,涂上10%波尔多液或煤焦油。 红棕象幼虫钻柱树干,可使椰子树枯死。 防治方法:防治时在伤口处用柏油或泥浆涂封,严重时砍伐烧毁,以免传播。 椰园蚧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及果面上吸汗。 防止方法:防治时喷亚铵硫磷、马拉松、二溴磷等农药,另外可保护天敌进行防治。 椰子犀,主要以二疣犀危害,叶展开后呈扇
文献记载 西汉司马相如作《上林赋》时(公元前138年)写到“……留落胥余(一作“胥邪”),仁频并闾……”。“胥余”系“椰子”,“仁频”为“槟榔”,“并闾”指“棕榈”。《上林赋》是中国最早提及椰子的文献史料。 据史料记载,诸葛亮出征云南时,命令将士砍伐椰子树,称“不令小邦有些异物,多食动气也”。果如此,说明诸葛亮对椰子有误解。但可从一个侧面说明云南在三国时代就有椰子栽培。 晋代嵇含(公元304年)的《南方草木状》对椰子作了准确描述,苏东坡谪居海南儋耳(今儋州市),称椰子水为“美酒生林不待仪”,并赋诗称赞用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