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的一种植物,为雌雄异株。块茎近球形,鳞叶膜质,线状披针形。子房倒卵圆形,钝,柱头无柄。浆果有种子3枚。花期4-7月,果期8-9月。花南星是中国特有植物,产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等省区,以四川为最普遍,南至南岭山脉,北至黄河,海拔600-3300米(云南),生于林下、草坡或荒地。它的块茎可用于寒痰咳嗽,蛇咬伤,疟疾。
天南星属
天南星科
Arisaema lobatum Engl
蛇芋头、大麦冬、蛇磨芋、南星七、绿南星、白南星
块茎近球形,直径1-4厘米。鳞叶膜质,线状披针形,最上的长12-15厘米,先端锐尖或钝,叶1或2,叶柄长17-35厘米,下部1/2-2/3具鞘,黄绿色,有紫色斑块,形如花蛇;叶片3全裂,中裂片具1.5-5厘米长的柄,长圆形或椭圆形,基部狭楔形或钝,长8-22厘米,宽4-10厘米;侧裂片无柄,极不对称,长圆形,外侧宽为内侧的2倍,下部1/3具宽耳,长5-23厘米,宽2-8厘米;均渐尖或骤狭渐尖、锐尖;侧脉脉距约1厘米,集合脉距边缘5毫米。花序柄与叶柄近等长,常较短。佛焰苞外面淡紫色,管部漏斗状,长4-7厘米
药用价值
块茎入药,陕西用以代天南星;四川用作箭毒药。草医常用于治吹风蛇(眼镜蛇)咬伤,外包治疟疾。
来源:花南星的块茎。
性味:味苦;辛;性温;有毒。
功效主治:
⑴《中华本草》:燥湿;化痰;祛风;消肿;散结。咳嗽痰多;中风口眼喎斜;半身不遂;小儿惊风;痈肿;毒蛇咬伤。
⑵《中国植物志》:块茎入药,陕西用以代天南星,四川有的用作箭毒药。草医常用于治吹风蛇(眼睛蛇)咬伤,也可外包治疟疾。
用法用量:
内服:煎汤,3-6g(需经炮制后用)。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采收储藏:
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及茎叶,洗净
海拔600-3300米(云南),生于林下、草坡或荒地。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。
南岭山脉以北、黄河以南,西南至四川西部及云南。
中国特有,产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等省区,以四川为最普遍,南至南岭山脉,北至黄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