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桂(Osmamthus fragrans var. thunbergii),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是桂花树的一个变种。
金桂花柠檬黄至金黄色,秋季开花,香气浓郁,叶片较厚。适应性强,耐阴。
有“大花金桂”、大叶黄”、“潢川金桂”、“晚金桂”、“圆叶金桂” 、咸宁晚桂、球桂、圆辨金桂、柳叶苏桂、金师桂、波叶金桂等品种,是观赏价值、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的桂花品种。
木樨属
木樨科
Osmamthus fragrans var. thunbergii
外形
金桂是常绿性小乔木,树冠圆球形;树势强健,枝条挺拔,十分紧密。
金桂的树皮灰色,皮孔圆或椭圆形,数量中等。标准株分枝力平均2.7个;春梢比较粗壮,长度平均15.9cm;节数平均7.0节/梢,其中有叶节数平均4.2节;腋芽的芽体较大,平均33.8枚/梢,每节单侧3芽以及3芽以上叠生率占69%。
叶
金桂的叶色深绿,革质,富有光泽;叶片椭圆形,叶长7.8~11.5cm,平均10.4cm,叶宽3.2~4.7cm,平均4.1cm,长宽比约为2.5;叶面不平整,叶肉凸起;侧脉8~10对,网脉两面均明显;叶缘
利用价值
桂树自古就被确认有药用价值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桂是“百药之长”。《本草纲目》中引用《本经》的说法,认为桂的药用价值‘金桂’树形好、长势好,花色、花香和花量又全面胜人一筹,从而成为我国南方各地园林竞相引种栽培,特别是用作观赏栽培。‘金桂’在一些大型绿地、公园都有栽植,也可作为郊区或旅游观光点的行道树应用。每到秋季桂花飘香时,不论骑车、坐车或行走,在路上闻到桂花的香味都会心情舒畅,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。 金桂,其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终年枝叶繁茂,花朵金黄,秀丽而不娇,花香馥郁,幽香而不
金桂适应性强,比较耐阴。在苏州光福桂花产区,2年生压条 桂树 苗栽植后一般5~7年生即可开花;在当地,‘金桂’一般不用作采花品种,原因是它的花梗较短,并且鲜花的含水量高,加工后成品率较低,质量又不如‘晚银桂’和‘早银桂’等主栽品种好。为此,闻名遐迩的‘金桂’在苏州多用作观赏栽培苗出售,销路极好。
桂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,印度、尼泊尔、柬埔寨也有分布。现四川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,淮河流域至黄河下游以南各地普遍地栽,以北则多行盆栽。比较集中的产区为江苏的苏州光福,湖北的咸宁柏墩、浙江杭州满觉找、广西桂林阳朔、四川新乡桂朔等处。此外,武汉、南京、重庆、长沙等城市,近期都有大量种植。桂花在日本及印度均有栽培。18世纪70年代由中国广州传至英国,英国皇家邱园于1789年开始栽培,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相继引种。不过,引种成功能够露地栽培的,还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。经插种、扦插等等途
金桂可采用播种、压条、嫁接和扦插法繁殖。当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,实生苗始花期较晚,且不易保持品种原有性状。压条繁殖,用于繁殖良种。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,多用女贞、小叶女贞、小蜡、水蜡、流苏和白蜡等树种作砧木,行靠接或切接。扦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。移植常在秋季花后或春季进行,也可在梅雨季节移栽,大苗需带土球,种植穴多施基肥。盆栽桂花,夏季可置庭院阳光之下,不需遮荫,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。病虫害有枯斑病、枯枝病、桂花叶蜂、柑橘粉虱、蚱蝉等。
压枝繁殖
3月底4月初,在母本的四周,视可
整地
选择光照充足、土层深厚、富含腐殖质、通透性强、排灌方便;桂树的酸性(PH值为50—6.5)沙性壤土作培植圃地。在移植的上年秋、冬季,先将圃地全垦一次,并按株行距为1米x1.5米(2年后待其长粗长高时,每隔一株移走一株,使行株距变为2米x1.5米)、栽植穴为0.4米x0.4米x0.4米的规格挖好穴。每穴施入腐熟性平的农家肥(猪粪、牛屎)2—3公斤、磷肥0.5公斤作基肥。将基肥与表面壤土拌匀,填入穴内。肥料经冬雪春雨侵蚀发酵后,易被树苗吸收。
移栽
在树液尚未流动或刚刚流动时移栽最好,一般在2月上旬至
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,有五百多丈高,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,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,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。几千年来,就这样随砍随合,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。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,是汉朝西河人,曾跟随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错误,仙人就把他金桂贬谪到月宫,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,以示惩处。李白诗中有“欲斫月中桂,持为寒者薪”的记载。桂花别名很多:因其叶脉如圭而称“桂”;它纹理如犀,又叫木犀;以其清雅高洁,香飘四溢,被称为“仙友”;桂花又被称为“仙树”,“花中月老”。桂花通常生长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