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基盾蕨,水龙骨科盾蕨属。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,株形优美,格调清新,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。主要分布在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。一般生于海拔1500米阴湿的石灰岩缝中。采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。
Neolepisorus ovatus
草本蕨类,株高20~4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。叶丛生,叶片厚纸质,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,基部较宽,侧脉明显;叶柄细而坚硬,呈栗色。孢子囊群较大,圆形,在叶背的侧脉两侧排列不整齐。株高36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粗约2.5毫米,疏被片鳞片;鳞片卵形,渐尖头,淡棕色,质薄而透明。叶远生;叶柄长24厘米,粗1.4毫米,纤细,灰禾秆色,光滑;叶片长卵状三角形,长约15厘米,基部宽6. 6-7厘米,尖渐头,基部楔形,稍内弯,略下延于叶柄顶部,全缘,干后革质,淡绿色,新鲜时侧脉间叶肉呈淡黄色,十分美
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,散射光利于其生长,但不能忍受强光直射。耐寒冷及干旱。冬季浇水量则相对减少,冬季温度维持在15℃以上。要求土质肥沃、通透性好的土壤。
产贵州(安顺、紫云、印江)、广西(凌云)、湖南(黔阳、永顺)。生于荫湿的石灰岩缝中,海拔1500米。 分布于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生于阴湿处和林下。
截基盾蕨,采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。1/2草本灰+1/2河砂+1份过筛腐殖土+1份过筛园土混合基质,是截基盾蕨孢子繁殖的良好基质,在无直射阳光而散射光充足的18℃-24℃条件下,15天-17天可萌发,30天见到原叶体,4个月长幼孢子体,1年进行幼孢子体移栽,获大量种苗,经过良好精心管理,3年便可成株,产生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