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球花别名火球花、网球石蒜,是石蒜科网球花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。在我国常见的同属“兄弟”还有虎耳兰(Haemanthus albiflorsu)、绣球百合(Haemanthus katharine)等,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网球花具有扁平球状鳞茎,春末随着温度上升,叶子从鳞茎上部的短茎抽出,条形。当叶片达4-5片时便抽生花柱,花柱下面有淡绿色的佛焰苞。球状伞形花序顶生,上面有几十至上百朵花序组成,花为鲜红色,雄蕊长于花被,花药黄色,看去四射如球。每年只开花一次,花期集中5-7月,一个花球只能持续l0天左右,花谢后结圆形浆果。
网球花原产热带,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,怕炎热,畏严寒,我国引种栽培供观赏。
Haemanthus multiflorus
绣球百合、网球石蒜、火球花
网球花的花语:野性的热爱。
网球花执着于回归、执着于自我的野性追求。
网球花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,鳞茎球形,直径4-7厘米,鳞茎较大,呈扁球形。叶3-4枚,长圆形,长15-30厘米,主脉两侧各有纵脉6-8条,横行细脉排列较密而偏斜;叶柄短,鞘状,叶广披针形,叶柄基部下延呈鞘状。
网球花花茎直立,实心先叶抽出,稍扁平,高30-90厘米,先叶抽出,淡绿色或有红斑;伞形花序具多花,排列稠密,直径7-15厘米;花红色;伞形花序顶生;花小,多达30~100朵,多为血红色。
花被管圆筒状,长6-12毫米,花被裂片线形,长约为花被管的2倍;花丝红色,伸出花被之外,花药黄色。浆果球形鲜红色
药用价值
网球花的鳞茎具有小毒,同时也有药用功能,能消肿止痛。
考证
1、《本草图经》:水麻,生鼎州。其根名石蒜,九月采。又金灯花,其根亦名石蒜,或云即此类也。
2、《纲目》:石蒜,处处下湿地有之。春初生叶如蒜秧及山慈姑,叶背有剑脊,四散布地,七月苗枯,乃于平地抽出一茎如箭干,长尺许,茎端开花四、五朵,六出,红色,如山丹花状而瓣长,黄蕊长须,其根状如蒜,皮色紫赤,肉白色,此有小毒。一种叶如大韭,四、五月抽茎开花,如小萱花,黄白色者,谓之铁色箭,功与此同。二物并抽茎开花,后乃生叶,花叶不相见,与金灯同。
常见品种
网球花有些种各有俗名,如纳塔尔画笔草(natal paintbrush)、凯瑟琳轮形草(catherine wheel)、巨画笔草(giant paintbrush)及非洲血百合等。
网球花喜温暖、湿润及半阴环境,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。较耐旱,不耐寒,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均不能露地越冬,冬季鳞茎进入休眠期,必须在室内栽培。生长期适温20~30℃,越冬温度应保持在5℃以上。土壤要求疏松、肥沃而排水良好。
网球花原产非洲热带,在我国只有云南有野生分布,在长江河中下游地区适合室内栽培。
网球花常用分球和播种繁殖。
分球繁殖
在春季换盆时进行,将母球周围的小子球掰离分栽即可;鳞茎因形成子球能力差,一般2~3年进行1次分球繁殖。
播种繁殖
花谢后50~60天,种子成熟时采种,随采随播,采用盆播,播后约15天发芽,幼苗生长速度慢,需培养4~5年才开花。4~5月为栽植期,多用盆栽,亦可地栽。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分株,将大小球单独栽植,大球用以开花,小球培养长大;覆土避免深埋,鳞茎发芽后,浇水要适度,不能让盆内积水。生长期每10天施肥1次,夏季光线太强时,放半阴处养护。秋末冬初,叶片开始枯黄,鳞茎
栽培要点
①网球花喜温暖湿润,适宜生长温度16~21℃,怕阳光直射,培养土以沙壤土为宜。
②春季在换盆时需施足基肥,等待鳞茎萌芽出土后再进行追肥。
③花葶出现后应加强光照,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,雨天不使盆内积水,以防烂根和烂鳞茎。
④冬季叶片枯萎,鳞茎在泥土中休眠过冬,不必浇水和施肥。
⑤春天将母球上小球分离栽种,生长期需见干再浇水,以偏干为好,每2周施1次复合肥,促使花大、色艳、花期长。
盆栽方法
每年春季栽植,发芽展叶期每旬施肥1次,夏季光线太强时,放半阴处养护。夏季花期放凉爽处,能延长花期。秋季时片
网球花生长期忌盆土过湿,否则鳞茎内易发生线虫危害而致鳞茎腐烂;种前可用0.5%福尔马林液浸泡鳞茎3小时消毒,地下蛞蝓用3%石灰水喷杀。
名称由来
网球花,形如其名,顶生的花茎上密集近百朵小花,嫣红的小花朵呈球形排列,形成一个浑圆可爱的“大火球”。
被针型的花瓣伸展开来,交错编织,就像舞台上可爱的精灵手拉着手悬空表演,看来时下最火的“杂技师”非它莫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