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分布于俄罗斯、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北方、南方等地,生长于海拔10米至2,700米的地区,多生长在草原及山坡草地,目前已作为观赏植物由人工在世界范围内引种广泛栽培,已培育出大量栽培种。
石竹属
石竹科
Dianthus chinensis
洛阳花、中国石竹、中国沼竹、石竹子花、石竹兰、石柱花、十样景花、汪颖花、洛阳石竹、石菊、绣竹、常夏、日暮草、瞿麦草、山竹花、石竹、瞿麦
适宜的开花温度在15-20℃之间
石竹的花语为纯洁的爱、才能、大胆、女性美;
丁香石竹的花语为大胆、积极;
五彩石竹的花语为女性美;
香石竹的花语为热心。
香石竹(又名康乃馨)花语:母亲的爱,纯洁的爱。
石竹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,石竹花是母亲节的象征。有些国家还规定“母亲节”这一天,母亲还健在的人要佩带红石竹花,母亲已去世的人要佩带白石竹花。
施肥的间隔是十天,使用稀薄的腐熟肥水
掂量着盆土的重量,感觉明显变轻浇透水
开花后每日光照时间为6-8个小时
茎
石竹为多年生草本,高30-50厘米,全株无毛,带粉绿色。茎由根颈生出,疏丛生,直立,上部分枝。
叶
石竹的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-5厘米,宽2-4毫米,顶端渐尖,基部稍狭,全缘或有细小齿,中脉较显。
花
石竹的花单生枝端或数花集成聚伞花序;花梗长1-3厘米;苞片4,卵形,顶端长渐尖,长达花萼1/2以上,边缘膜质,有缘毛;花萼圆筒形,长15-25毫米,直径4-5毫米,有纵条纹,萼齿披针形,长约5毫米,直伸,顶端尖,有缘毛;花瓣长15-18毫米,瓣片倒卵状三角形,长13-15毫米,紫红色、粉红色、鲜红色
食用价值
石竹属小型优良笋材两用竹种,石竹的竹材坚韧、壁厚、富弹性。笋质优良,壳薄肉厚,味鲜美,可鲜食,也是加工天目笋干的优质原料。如浙江的天目笋干,安徽的宁国青笋,均以石竹笋加工制成。石竹笋干不仅在国内畅销,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。
药用价值
根和全草入药,清热利尿,破血通经,散瘀消肿。
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药。
性味归经: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经。
功能主治:利尿通淋,破血通经。尿路感染、热淋、尿血、妇女经闭、疮毒、湿疹《本草备要》说:“降心火,利小肠,逐膀胱邪热,为治淋要药。”
化学成分:全草含皂甙、挥发油
石竹性耐寒、耐干旱,不耐酷暑,夏季多生长不良或枯萎,栽培时应注意遮荫降温。喜阳光充足、干燥,通风及凉爽湿润气候。要求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及含石灰质的壤土或沙质壤土,忌水涝,好肥。耐碱性土较好。
石竹花日开夜合,若上午日照,中午遮荫,晚上露夜,则可延长观赏期,并使之不断抽枝开花。
石竹生长于海拔10米至2,700米的地区,多生长在草原及山坡草地,目前已作为观赏植物,由人工在世界各地引种广泛栽培,并已培育出大量栽培种。
石竹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,原产中国东北,华北、长江流域及东南亚地区,分布很广。除华南较热地区外,几乎中国各地均有分布,主产河北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江苏。
石竹常用播种、扦插和分株繁殖
种植方法
石竹常用播种、扦插和分株繁殖。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1至22℃。播种繁殖一般在9月进行。播种于露地苗床,播后保持盆土湿润,播后5天即可出芽,10天左右即出苗,苗期生长适温10-20℃;当苗长出4-5片叶时可移植,翌春开花。也可于9月露地直播或11-12月冷室盆播,翌年4月定植于露地。
扦插繁殖在10月至翌年2月下旬到3月进行,枝叶茂盛期剪取嫩枝5-6厘米长作插条;插后15-20天主根。分株繁殖多在花后利用老株分株,可在秋季或早春进行。例如可于4月分株,夏季注意排水,9月份以后加强肥水管理,于10月
石竹常有锈病和红蜘蛛危害。
锈病
在清扫园林病枝后及时喷药预防,可喷2~5度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~300倍液。防治转主寄生植物上的锈病,应在3月上中旬喷药1~2次,以杀死越冬菌源孢子;在生长季节,当新叶展开后,可选用25粉锈宁1500~2000倍液,50代森锰锌500倍液,或2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,每隔7~10天1次,连续防治2~3次。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。[4]
红蜘蛛
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,刮皮后在树干涂白(石灰水)杀死大部分越冬卵
诗词
中国诗词
唐代司空曙在《云阳寺石竹花》写道:“一自幽山别,相逢此寺中。高低俱出叶,深浅不分丛。野蝶难争白,庭榴暗让红。谁怜芳最久,春露到秋风。”作者以悠闲的心情描绘出石竹的形态,以蝶、榴显示出石竹的重视。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,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,写下《石竹花二首》,其中之一“春归幽谷始成丛,地面芬敷浅浅红。车马不临谁见赏,可怜亦解度春风”。
童话
中国石竹
【石竹花-格林童话】
从前有个王后,上帝没赐给她孩子。每天早上她都要到花园里去祈祷上帝赐给她一儿半女。后来上帝派来一个天使对